保险和法律
- 保险
- 2024-01-26
- 59

保险合同的法律规定 1、法律分析: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其一,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其二,保险人同意承保;其三,保险人与投保人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这三个要件,实质上是...
保险合同的法律规定
1、法律分析:保险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其一,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其二,保险人同意承保;其三,保险人与投保人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这三个要件,实质上是《民法典》所规定的要约和承诺过程。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十六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3、第十条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保险法律关系的特征
1、被保险人保险人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保险合同是指能够发生法律上权利义务、能产生法律后果的协议;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合同范围内行使权利义务并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保险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保险人和被保险 人。
2、强制性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无论是社会保险制度,还是社会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优抚制度,凡属覆盖范围之内的,所有单位和公民、职工个人均须五条件参加,不具有参加与否的任意选择权。
3、保险方积投保方的保险关系是通过保险合同确定的小凡有关保险合同的签订、变更、终止以及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均属保险合同法。(三)保险特别法保险特别法,是专门规范特定的保险种类的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
4、诚信合同由于保险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保险合同对诚信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合同。法律依据《保险法》第十条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保险合同具有什么法律特征? 保险合同具有一般合同的共同法律特征 ⒈保险合同是双方或者多方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保险合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即不能由当事人与自己签订合同。
和保险相关的法律条款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次性通知补充材料:新法第22条第2款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索赔后,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
标黄部分就是不可抗辩条款,意思是在两年后发生风险,保险公司就必须要赔。制定这条法律就是为了防止保险公司明知客户身体有风险,为了收保费,依然承保;而出险后又以客户没有告知为由解除合同。
保险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保险法:保险法是规范保险业务的基本法律,规定了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在我国,保险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
保险法存在的法律问题
1、银行强制办理按揭的客户购买保险一般不合法。
2、目前,保险法的一些法律条款已不能适应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状况,在许多方面、许多环节上都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或实施细则。不少现有的法规在日常监管中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3、国家没有法律规定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可以破产或者倒闭,保险公司只要得到国家允许,就可以破产。
4、因此,保险利益的争辩不在此规则的调整范围内。(4)此规则虽适用一般的欺诈行为,但特别严重的欺诈行为仍可能使合同无效,如冒充被保险人进行体检等行为[6]。
5、法律执行风险: 社会保险法的执行需要相关部门的严格执法,如果执法不力或执行不到位,可能会导致一些应参保而不参保的企业或个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e287.com/16952.html
上一篇:北京企业无抵押贷款
下一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日